衡山縣:七旬老人手寫感謝信,背后故事令人動容
衡陽新聞網訊 通訊員趙詩 文雅婷 記者唐家華報道 “就是出自內心的感動,出自內心的感謝!”“幸好有我們的警察,他們是真正做到了為人民服務,為人民著想!”11月29日,七旬老人謝某在家人的陪同下來到了衡山縣公安局城關派出所,為該所民警送上了一面鮮紅的錦旗,與這面錦旗一起贈送的,還有老人的一封親筆感謝信。這個背后究竟有什么樣的故事呢?
事情還要追溯到兩個月前。謝某在衡山縣經營著一家煙酒商店,9月17日晚,幾位年輕小伙來到他的商店里購買了一包價值25元的香煙。
“我店里擺放了兩個收款碼,當時嫌疑人說掃這個碼也掃不出,掃那個碼也掃不出,說是只能掃我的支付寶添加好友再轉賬給我,然后我的支付寶就給他掃了加了好友,因為我的支付寶綁定了銀行卡。”受害人謝某回憶當時嫌疑人在店內購買東西時的情形說道。
然而就在幾位年輕人走后不久,老人在家中突然收到銀行發(fā)來的轉賬短信,提醒他通過支付寶共計消費19000余元。但銀行卡就在身邊,自己也沒有任何消費行為。接二連三的轉賬記錄讓老人和家人心急如焚:“當時嫌疑人付了25塊錢的買煙錢,過了一個多小時,就看到我的手機里面莫名其妙多了幾條轉賬記錄,連續(xù)轉了三個5000塊錢,兩個2000塊錢,然后還有幾百塊錢、幾十塊錢的。心里那個著急??!就一直不知道是誰在這里轉我們銀行卡里面的錢。你想錢都存在銀行里面,自己又沒去取,然后銀行的短信就發(fā)過來了,顯示什么時候又支付了一筆錢過去,當時我們一家人都蒙了,不知道是怎么回事。”
發(fā)現事情不對勁后,老人在家屬的陪同下立即來到衡山縣公安局城關派出所報案。隨后,民警迅速對該案件展開調查,盡力為群眾追回損失。
那么,謝某的錢到底是怎么被轉走的呢?經警方調查得知,原來,案發(fā)當晚,嫌疑人發(fā)現店鋪內只有一個老人在看店,于是走進了謝某的商店,購物后佯裝自己支付寶掃碼支付失敗,要求老人掃自己提供的二維碼,加自己的支付寶賬號以便支付費用。由于老人對智能手機的使用不熟練,于是嫌疑人便自行操作起了老人的手機,并從自己手機支付寶里亮出“親情卡”二維碼,叫老人用支付寶掃碼添加。由于添加“親情卡”需要通過本人驗證,這時嫌疑人繼續(xù)謊稱說添加好友是需要驗證的,并要求老人配合操作。綁定成功后,嫌疑人將老人的“親情卡”支付額度設置在了最高限額。操作完畢,嫌疑人便立即逃離了現場,在隨后的一小時內,通過綁定的支付寶“親情卡”多次盜刷了老人的19000余元。
經過分析研判,民警最終鎖定了4名嫌疑人的身份。11月23日,民警在張家界將其抓獲歸案,并追回被盜資金15000余元。
11月29日上午,在衡山縣公安局城關派出所的會議室里,辦案民警將追繳回來的15000元現金歸還到了老人的手中。
接過錢后,老人和其家屬激動地向民警們送上了錦旗及老人寫的親筆書信,信中寫道:面對高科技盜刷手段,民警們不辭辛勞,給了我極大的震撼和感動,我真切地感受到人民警察為人民的神圣使命和崇高品質……
衡山民警提醒廣大市民:像這種親情卡詐騙的方式,是一種新型的手段,一般會針對年齡大或者年紀小的店老板,家長不在家,而且對手機電子產品不是很熟悉的人下手。廣大市民朋友在未經自己意愿的時候,不要把自己的親情卡去開通,切勿把自己的手機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給別人操作親情卡。